天府中央法务区、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外观
宜宾法院集中统一执行指挥中心
实行法务“中心制+片区制”,成立4个重点园区法务片区 宜宾市委政法委供图
三年累计办理案件4.7万余件,接受法律咨询4万余件次,总服务标的额497亿元……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来自全国首个地级市现代法务区——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
三年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坚持“立足宜宾、辐射川南,围绕司法、拓圈成链”工作思路,以“服务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高质量法务聚集地”为目标,从最初的空白起步,一路砥砺奋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蜕变。
这里,汇聚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统一执行指挥中心、全省首个基层法院专业化商事法庭、四川川南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宜宾市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知名律师事务所及其它可一站办理涉企法律事务的高能级法务资源。
作为落户宜宾已经四年多的时代吉利(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罗浩的感受是具有代表性的。
“法务区改变了我们企业以往‘法律服务不好找,法律服务找不对’的困境,以全面、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支持,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罗浩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我们相信,随着法务区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会惠及更多的市场主体,宜宾营商环境也会更加美好。”
在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的强力推动下,宜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功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吸引11家“三类500强”企业、19家上市公司、60家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也被命名为“四川省法治示范创新项目”,先后承接保障第二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第十三届中国破产法论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川渝两个健康示范区启动会等高规格会议与活动,吸引全国各地317批9200余人前来参观。
如今的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已成为宜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最耀眼、最具分量的“金字招牌”。它以法治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宜宾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书写着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壮丽篇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打造法治新高地
优质法务资源高度集聚
沿着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处一路向北,是四川第一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
2021年12月9日,这里有了一座意义非凡的城市重要地标——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这座总规划面积达3.25万平方米的现代法务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三江新区的林立高楼之间,格外引人注目。
时光,自2021年12月悄然流转至2024年12月。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凭借其高能级“磁场效应”,成功吸引了30家机构实体入驻、1275家机构通过线上平台进驻。在这些入驻机构中,法务机构数量多达347家,充分彰显出其在法务领域的强大吸引力与集聚力。
经过三年发展,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已然成为一个集法律服务、审判执行、案物管理、法律监督、法治实践、法学研究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法务高地。
2023年3月20日,设立于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的宜宾法院集中统一执行指挥中心实质运行。
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统一执行指挥中心。在执行指挥中心助力下,全市法院构建起集成高效的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宜宾法院也因此获评全省“第二批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优秀法院”。
目前,宜宾两级法院已经全部入驻执行指挥中心。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共执行到位54.05亿元,其中,为企业清收债权42.51亿元,同比增长63.88%;为金融机构回笼贷款26.65亿元,同比增长200.45%。全市法院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首执案件终本率均达到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最优值。
这,便是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高能级平台效应的具体体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法务区已将涉及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多方面工作职能窗口,以及仲裁、律师事务所、评估、环境鉴定等机构完整配置到位,构建起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法务服务前端体系。
此外,法务区精心打造的“智慧法务”平台更是如同贴心的“法律管家”,为广大市场主体精心提供了涵盖司法、仲裁、监督、律师、鉴定、评估、公证等一系列全链条的法律服务。该平台与线下入驻机构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建起一个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全方位专业化法律服务生态体系。
记者从法务区了解到,目前,法务区第三期7家法务机构已实体进驻,市区一体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三期续建项目规划设计和5家机构招引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历经三年发展,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优质法务资源高度汇聚,各类法务要素相互交融、协同发力,已构建起一条完整且高效的闭环法务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法务解决渠道,还极大提升了法务服务的便捷性与专业性。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在宜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创新法务供给模式
便捷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大楼外立面,十个大字的标语醒目非常,引得过往的人们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拥有了卓越优良的营商环境,便有了强劲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过去三年,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始终秉持服务市场的核心理念与宗旨,积极主动地扮演起企业“法治保姆”的角色,持续推陈出新法务供给模式与路径,全力推动法务服务实现新跨越。
2024年10月16日,宜宾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印有“守护企业安全 护航经济发展”的锦旗专程送到宜宾市公安局三江新区分局,感谢警方帮助企业找出“内鬼”,为企业挽回损失50余万元。
当天,警企双方就企业安全进行座谈交流。办案民警根据在案侦期间发现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依托自身多年类案办理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见及建议。
与此同时,民警借助警企商户一体工作微信群,及时向广大经营者发出温馨提醒,着重指出加强内部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强化企业及商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据了解,凭借设立在法务区的经侦窗口,三江新区公安分局在辖区范围内搭建起3个“警企商户工作站”,并组建24个警企商户一体工作微信群,开展治安咨询解答、线索收集受理、业务办理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法律问题,法务区依托入驻的各法律相关机构,出台《企业“定联挂帮”行动暨业务工作推广实施方案》,组建“进百企惠千企”法律服务团走进400余家企业;市法院举办“法润宜商”专项行动之“破企困境”等撑“企”大讲堂,为企业突破困境、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帮助;翠屏区法院与企业定点开展“1+N”企业联系员制度,主动到企业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市检察院依托三江检察服务中心建立“一企一检察官”制度,为企业发展注入检察动能……
四川怡源庆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酒类包装配饰配件生产销售的小型企业。法务区成立以来,公司遇到大大小小的法律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法务区。
“我们公司没有设法务部,有了法务区后,我们的法律问题基本不用发愁。”该公司行政经理刘平告诉记者。
有法律需求怎么办?找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三年来,这已经成为了诸多企业的共识。
目前,法务区已经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机制,为15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针对企业经营中常见的商事纠纷、劳动纠纷、合同纠纷,建立“6+N”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党建+多调110”平台等,有效降低企业纠纷处理成本;针对重点项目推进,建立重大信访案件联动化解机制,联合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仲裁等入驻机构联动形成合力,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据了解,今年,法务区对“进百企惠千企”专项法律服务团进行了调整优化,配备配齐了知识产权保护、商事纠纷代理、市场调研研判等专业人员,为企业提供普法宣讲、案件会商等法律服务。
目前,调整优化后的专项法律服务团已先后参与宁德时代宜宾研究院项目规划、外贸进出口一企一策制定及三江新区涉企案件办理和重大纠纷化解;与四川时代、朵唯、新兴集团等企业签订“一对一”法律服务框架协议50余份;与200余家企业开展“1+N”定点联系,并为重点企业配备一名固定法治专员。入驻的云洛律师事务所深度参与《宜宾三江新区条例》立法,天嘉专利事务所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辅导130余次,合力公证处、竹都律师事务所等为96个村(社区)提供法治专题讲座288场次……
问题共治、资源共享、营商共建。今天的宜宾,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轻松获取所需的法律服务与支持。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质“朋友圈”不断扩容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省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聚焦的重点。
紧扣这一重点,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积极作为,以改革创新举措全力释放发展潜能与动力,在法治功能上再完善、再升级,实现了从传统法律服务向更具前瞻性、专业性、智能化的高端法律服务的华丽转身。
2024年6月19日,在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助推高质量发展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宜宾高新区、江安县经开区、高县经开区、兴文县空铁新区法务片区被正式授牌。
这4个重点园区法务片区的成立,标志着宜宾法务区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2024年6月26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与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签署法务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明确,将通过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务实协作机制、日常联络机制,共同打造集公共法律服务、法治教育培训、法学理论研究、智慧法务集成、全链条法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法治共同体”。
目前,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不仅与天府中央法务区、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北海仲裁委建立仲裁合作机制,还积极对接海丝中央法务区、重庆中央法务区,有力推动资源整合、功能耦合,提升跨区域法治交流合作实效。
随着发展推进,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不仅实体法务功能迈向更广阔的拓展空间,线上法律服务功能同样力求实现重大突破。
当下,法务区“智慧平台”正高效稳定运行,新开发上线的网络仲裁及金融纠纷在线受理等功能模块,已成为有相关需求企业的得力助手。借助这一平台,企业人员一键就能与法务区取得紧密联系,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现今,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已成功搭建起与全省乃至全国法务机构的交流合作桥梁。同时,在积极融入国内法务大格局过程中,其涉外法律服务亦逐步崭露头角。
三年来,随着影响力的持续攀升与业务范围的稳步拓展,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的优质“朋友圈”不断扩容,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地域、不同专长的法务机构携手共进。
服务能级再提升
积优成势前景可期
今年上半年,宜宾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1101.9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8.1%,居全省第三位;占GDP比重65%,居全省第二位。
宜宾,以其活跃的市场主体、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充沛的发展动能,正催生着蓬勃的法律服务需求。
为满足这个需求缺口,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经历了从初具规模之“形”到彰显强大影响力之“势”的蜕变。
2023年1月3日,一起涉案金额1.2亿元且分歧点较多的合同纠纷案在江安县“订制调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纠纷化解机制下高效化解。
从接到江安县法院委托调解到当事双方达成和解,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在这起案件办理过程中,江安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刘权和调解员杨琴通过分析研判并形成综合解决方案,组建起“工程质量问题解决小组”“财务手续问题解决小组”“违约问题解决小组”,针对性解决纠纷。同时,调解员还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意见,通过“订制调解”方式多次组织调解,最终将双方引入理智沟通交流轨道,促成和解。
该案的高效化解形成了积极的示范引领效应。而今,在江安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法务片区平台,在纠纷维权案件中选择“订制调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纠纷化解渠道。
悉心周到的服务、切实有利的措施、坚实可靠的保障,以及持续攀升的服务水准与效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落户宜宾并在此实现良好发展的信心愈发笃定。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三年时间里,在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的引领与驱动之下,宜宾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进阶”。
宜宾市委办、市政府办精准推出23条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措施、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做贡献”调研讨论实践活动、全市政法系统纷纷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为宜宾构建起更为优质高效、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
据宜宾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代金里介绍,下一步,法务区还将优化运行管理提级,统筹解决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项,以发挥最大效能;整合法治资源层级,通过市直政法部门轮值开展“法治沙龙”“法治论坛”、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引入高端法务资源、承办跨区域高规格法务活动,搭建起企业法务“双赢”平台;创新法务实践量级,推进“行政机关+专业机构”、优化“智慧法务”平台等,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快保障提能升级,推进续建项目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引入更多优势法治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未来可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