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作为危害群众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工作中的关注重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正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从注重源头治理、强化法律支撑、加大法治宣传三个方面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
李正国指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率呈逐年高发的态势,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受害者人数较快增长。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技术化、跨境化、精准化趋势,犯罪团伙利用AI换脸、虚拟拨号、大数据画像等技术,不断更新犯罪手段。由于监管技术滞后、跨境执法壁垒等难题,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一直存在短板。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同比增长48.4%。另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信息技术手段更新及新的犯罪方式的加持下,犯罪形势严峻复杂,呈现跨境化、链条化、暴力化新特点,衍生偷越国(边)境、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正国建议,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源头治理。在线提供反诈解答、防骗咨询、紧急止付、举报申诉等服务,对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点对点进行电话预警;推动运营商建立“诈骗通话信息库”,对境外改号、高频异常通话实施AI实时拦截。
二是强化法律支撑。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多发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出台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完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
三是加大法治宣传。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开展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以社区、学校为单位,定期开展反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入户宣传、入班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知识和技巧,全方位推进反诈宣传,切实增强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