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首个基层法院支持、地方产业协同,专注于音乐文创领域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成都市武侯区成立,建立“产业-行政-司法”三级联动维权机制,构建音乐文创知识产权全周期法治服务生态。该中心成立后,将向辖区音乐文创企业提供纠纷多元调解、咨询及维权指引、诉调对接和司法指引宣传等服务,解决其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及面临的难题。
作为成都市音乐文创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武侯区已聚集音乐产业全链条企业700余家,逐步构建起覆盖原创音乐孵化、版权交易、演艺演出、教育培训、乐器产销的全方位、多层次“音乐+”全产业链条,音乐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已实现70亿元产值。
因此,成都市武侯区法院与成都音乐文创园牵头成立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创新引领未来,法治护航发展”为导向,以“垂直深耕、精准服务”为特色,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产业园区、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合力,集成版权快速登记、侵权风险预警提示、政策法规咨询、纠纷多元调解、诉调快速衔接、巡回公开审判等立体式功能模块,打造“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纠纷化解+事后司法救济”全景全域全链条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形成确权、用权、维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学锋表示,对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要强化使命担当,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融入音乐文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布局同频共振,要深化协同联动,坚持多方资源共聚、多元机制共推、多维成果共享,构建信息互联、协同互助、标准互通的良性互动生态;要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司法服务供给从“末端裁判”向“前端治理”、从“个案办理”到“产业赋能”的转变与升级,打造全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新标杆。
成都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尹红表示,为“文创沃土”提供精准司法服务,要坚持需求导向,做强专业化保护平台;探索协同机制,凝聚全链条保护合力;要凝聚改革意识,加强专业化审判建设。
当天,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纠纷联调现场对18件案件进行了调解,调解成功9件。(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王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