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当老字号碰到新难题 百年匠心还需法治守护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4-25 10:26:4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郫县豆瓣”遇上“鄣县豆瓣”,四川德仁堂有了珠海“分身”……


当老字号碰到新难题 百年匠心还需法治守护


  最新统计显示,经商务部等部门共同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岁,覆盖32个行业,六成以上分布在食品、餐饮、零售等领域。然而,“傍名牌”“权属不清”等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制约老字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老字号品牌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加强驰名商标保护,发展传承好传统品牌和老字号。


  老字号是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当老字号遇到知识产权纠纷的新问题,该怎样应对?老字号企业如何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又该如何以法治方式守护百年匠心?


  案例分析


  被“傍名牌”“搭便车”百年老字号频遭侵权


  4月24日清晨,成都市郫都区郫县豆瓣行业最大的智能阳光晒场,两名工人操控着机器,来回搅拌条池里的豆瓣酱,帮助其充分发酵,红褐色的酱料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三百年的工艺传承,让这一缕独特的酱香飘向全球。然而,在这份醇香背后,一场关于品牌尊严的保卫战已经持续了数十年。


  始创于清朝的郫县豆瓣,以其“酱酯香浓、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享誉海内外,2008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4月,成都市郫都区食品工业协会取得“郫县豆瓣”商标专用权。然而,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郸县豆瓣”“鄣县豆瓣”“郫县风味”“郫县特产”等仿冒产品,让这家拥有“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头疼不已。


  老字号的知识产权需法治护航。郫县豆瓣商标侵权案就是司法保护的一个例证。


  2018年、2019年,郫都食品协会代理人在安徽、河南、天津、江苏、湖北、浙江、陕西及江西等地购买了多款被控侵权产品,该产品标有“鄣县风味豆瓣”或“红油鄣县豆瓣”及“成都市郫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或“乐陵金川食品有限公司”等信息。郫都食品协会以成都市郫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郫香园食品公司)、金川食品公司侵害其商标权为由诉至法院。


  成都中院经审理认为,郫香园食品公司、金川食品公司生产、销售的被控侵权商品与案涉商标“郫县豆瓣”使用的商品均为豆瓣,属于相同商品。被控侵权商品的包装上突出使用了“鄣县豆瓣”四个大字,其中,“鄣”字采用的字体形似“郫”字,与案涉商标近似。即使如金川食品公司所称,其有“鄣县”的商标使用权,但其在被控侵权产品上,通过放大、变形字体的方式,突出使用与“郫县豆瓣”近似的“鄣县豆瓣”标识,从普通消费者视觉整体观察,二者构成商标近似,故郫香园食品公司、金川食品公司构成商标侵权。


  同时,金川食品公司在2015年被乐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处罚认定其实施的相关行为侵害案涉商标专用权后,仍继续实施侵害案涉商标专用权相关行为,应当认定其具有侵害他人商标专用权的故意。故判决郫香园食品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郫县豆瓣”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金川食品公司立即停止生产侵害“郫县豆瓣”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金川食品公司向郫都食品协会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00万元,郫香园食品公司在60万元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一审宣判后,郫香园食品公司、金川食品公司提起上诉。省高院二审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遭遇侵权的不只老字号“郫县豆瓣”,还有四川德仁堂。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的前身“达仁堂”成立于1927年,于1948年更名为“德仁堂”。1996年,“四川德仁堂”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6年,德仁堂商标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9年,“德仁堂中医中药文化”被列入成都市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德仁堂发现,千里之外竟有一家名叫珠海市德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药企,且在珠海市设立了多达24家德仁堂医药连锁店。是无意的巧合还是侵权行为?2021年,四川德仁堂向珠海市香洲区法院起诉,称珠海德仁堂使用“德仁堂”商标的行为,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应作出赔偿。


  法院一审判决,珠海德仁堂立即停止侵害四川德仁堂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办理企业名称工商变更登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德仁堂”字样;赔偿四川德仁堂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35万元。珠海德仁堂不服一审判决,遂提出上诉。最终,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决。


  在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雪娇看来,无论是“郫县豆瓣”还是“德仁堂”,这些涉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件案情复杂,社会影响也大。其不仅关系到老字号品牌本身的权利维护,更涉及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如何明晰。一是要加大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保护商标知识产权的意识。二是要强化执法,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权的违法行为,充分进行社会监督,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专家意见


  从青花椒到伤心凉粉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平衡维权与公共利益


  2022年4月,出售“伤心凉粉”多年的韩先生成为了被告,并被索赔8.65万元。原告是“伤心凉粉”商标持有人林元美。


  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却牵动着成千上万小吃经营者的神经——当地方传统小吃名称被注册为商标,后来的使用者是否都成了“侵权者”?


  “没想到有人直接注册了‘伤心凉粉’这个商标。”在韩先生看来,伤心凉粉如同回锅肉一样,仅仅是一道菜而已,他认为原告的诉讼有“碰瓷式维权”的嫌疑。


  韩先生坦言,应诉最初心里是没底的,因为他查到,多年前对方曾以同样方式起诉了成都锦里一家小吃店,最终对方赔了2万元。但随着证据收集的深入,他开始对案件有了信心——他发现“伤心凉粉”并非对方独创,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在被商标注册前便已是闻名四川的特色传统小吃。


  一审法院认为,一方面,结合商标的显著性强弱区别,在划定使用边界时,既要保护商标权利人,也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被告并未在店面、店招中突出放大使用“伤心”文字内容作为店内餐饮来源指引,也未将“伤心凉粉”突出使用;另一方面,被告列举的大量证据证明,民众对“伤心凉粉”的理解是“吃起来很辣、辣得流泪”的小吃,而原告并无证据证明该商标经过其使用取得较高知名度,并为公众所熟知。被告对伤心凉粉的使用具有正当性,并非商标性使用,没有攀附商标的故意。最终一审法院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成都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事实上,韩先生不是第一个因“伤心凉粉”被告上法庭的,该案也不是“伤心凉粉”商标持有者林元美第一次提起诉讼的案件,但却是林元美第一次败诉。


  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在此之前,林元美起诉的涉“伤心凉粉”商标侵权的诉讼有4件,集中于2013年、2014年,被告涉及四川、重庆,林元美一方均胜诉。


  4月23日,在成都街头,记者看到许多店铺仍在售卖“伤心凉粉”。一名老师傅的话令人深思:“老祖宗传下来的味道,咋就成某个公司的私有财产了?”在传统与法治的碰撞中,这起案件或许找到了平衡点。


  “该案的关键点在于,在‘伤心凉粉’作为食品名称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伤心凉粉’商标是否依然能够起到商标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王雪娇分析道,当大众在看到“伤心凉粉”几个字时,首先想到的是配有鲜红椒,很辣的一类凉粉,而不是由商标持有人所制作的凉粉。这说明该商标的显著性比较弱,或者是此前较强但由于后续发展而使该商标演变为大众所熟知的通用名称。该案中,“伤心凉粉”商标申请历时8年,这期间被商标局驳回、被他人两次异议,说明该商标从最初申请注册就存在争议。“从青花椒案到伤心凉粉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平衡维权与公共利益。”


  “要使老字号历久弥新,不仅需要老字号企业自身修炼好‘内功’,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加快发展出更多质量稳、口碑佳的新产品;也需要司法机关保护好老字号的知识产权,给老字号守正创新夯实成长的沃土;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共同推动老字号传承发展。”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四级高级法官彭婉蝶提醒道,一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布局。如老字号企业可以全面梳理自身知识产权资源,如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明确核心知识产权及重点保护内容,分层分类进行保护。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维权能力。一方面,老字号企业应当及时注册商标,避免他人抢注,对技术方案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对商业秘密加强保密保护,分类施策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明晰权利权属,避免因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权利人与权利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导致维权遇阻。同时要提高自身维权能力,特别是加大对源头侵权、新类型侵权的打击维权力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诚信原则,依法维权,避免超过权利边界维权,造成对自身商誉的损害。


  政策制定


  守护者护航 以法治方式助力老字号历久弥新


  在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豆瓣传统制作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雷师傅正在指导徒弟们翻晒豆瓣。“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容不得半点掺假。”他说,“只有真正懂豆瓣的人,才能分辨出那些偷工减料的仿品。”


  守护老字号知识产权的还有成都法院的法官们。


  在成都市郫都区法院办公室里,陈列着收缴的侵权产品,法官的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办案心得,“现在闭着眼睛闻味道,我都能判断是不是正宗郫县豆瓣”。


  “保护传承不力,是老字号后继乏力的原因之一。”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曾带来一份关于中华老字号振兴的提案。他认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老字号遗产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格执行对老字号知识产权和企业商标的保护,制定和出台保护老字号、传承发展老字号遗产的专门法规和措施,切实解决老字号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也曾提交建议,认为应将字号权和商标权协同管理,确立字号权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


  当前,加强老字号保护已驶入快车道。2022年1月,一份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由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提出,加强老字号保护法治建设,研究完善老字号保护管理相关制度,推动建立老字号名录管理机制,健全老字号保护促进体系。在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方面,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老字号名录部门共享机制,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权、名称权等侵权违法行为,支持老字号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将四川老字号认定纳入省级以下创建示范活动,省商务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物局联合起草了《四川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继通过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及集体决策等程序,最终形成《四川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并发布,已于2023年10月2日实施。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