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资阳 >
资阳:多措并举促“四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2-28 14:23:07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2月27日,据资阳市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会议通报,近年来,资阳市人大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以“融”为导向,多措并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宣传教育促融铸。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联合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开发“铸牢”课程全覆盖培训基层干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同心”教育,“铸牢”列入开学第一课,创新实施“十个一”石榴籽工程,推广“川剧版”广播体操,开展寒暑假青少年科普游学、“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活动200余场,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支持职能部门强化宣教阵地建设,构建“一核引领、多点融合”宣教矩阵,建成资阳首个民族工作宣教基地。

  

  文化浸润促融合。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讲好陈毅元帅故事,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举办资阳市第三届“红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书法大赛,组织县区在各节气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石刻文化传承推介会、红色家风故事巡讲、“非遗——东峰剪纸进校园”等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力量引导各族群众讲“三爱”促“五同”。

  

  “三交”活动促融通。广泛组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积极组织参与“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同运动·一家亲”和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支持开发“千年石韵·探秘之旅”“元帅故乡·红色之旅”等一批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线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九进”行动,全市累计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8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5个,安岳县四季红家庭农场负责人饶春梅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优化服务促融入。推进相关部门建立“1名党员+2户少数民族”联系机制,做好“就医就学就业”“入住入口入土”等服务工作。全市各县区全覆盖成立民族团结促进会,依托社区民族群众服务站和“红石榴”夜校,常态化开展“五送”活动,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江淘 吴薪莹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