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要闻 >
法治引领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四川司法行政工作综述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4-02-06 10:22:35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image.png


乡村法治坝坝茶馆向群众宣讲民法典


image.png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事调解合作协议签约暨分中心授牌仪式举行


image.png

  

  天府中央法务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举行 省司法厅供图

  

  2024年1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 :2023年 ,四川GDP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重在厉行法治!2023年,省司法厅高起点开局第二个“五年三步走”发展规划,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围绕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行稳致远、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聚势赋能 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良,决定一座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成色。2023年,在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棋盘上,省司法厅频频落子,以法治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服务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高水平法治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6万亿,在宏观上是2023年四川GDP的亮眼数据,于微观则是每一家在川企业和每一个巴蜀儿女365天的拼搏,背后更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希望你们多讲法、多释法,帮助我们提升依法经营水平。”在每月一次的成都政企月度例会上,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提出了建议。这是成都市司法局探索构建“1+1+1”政企联动机制的真实场景,也是四川司法行政服务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四川司法行政始终为“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和“企之所需”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制定发布《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指引》《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清单》,会同省工商联深化“枫桥式”商会建设……一年来,四川司法行政为雅砻江一体化开发、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等6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2300余次;开展“百处帮万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创新“金融+公证+执行”模式,与3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服务贴心、企业暖心,我省不断将“服务指数”转化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指数”。

  

  ——高水平法治协作,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头顶一片天,共饮一江水。2023年2月7日,《川渝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蓝皮书暨十大典型案例》发布,这是全国首次在川渝地区以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行业为主体,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为主题发布的蓝皮书。

  

  法治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时代赋予两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共同使命。建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合作机制;共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专家库;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互评互查;发布川渝行政复议年度典型案例、成渝律师十大合作项目;共同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事调解中心合作协议,共聘商事调解专家12名;成立川渝高竹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创新跨区域人民调解新模式,努力为新区营造公平公正、安全和谐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川渝两地加速“双向奔赴”,合作持续深化。

  

  2023年11月至12月,川渝两地首次联合开展多领域多层级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来自两地15个执法领域的实务专家通过互评互查执法案卷,共商川渝行政执法协作,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实现“异地同标”。

  

  ——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西部涉外法律服务高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这是2024年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清单”。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高水平法治护航。在涉外法律服务赛道上,作为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战略枢纽的四川,早已布局、起跑。

  

  早在2018年,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二届年会就选址成都,凸显了成都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的强劲发展和重要地位。同年,89名律师入选我省涉外律师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到2023年9月,这一名单增至109人。当月,四川涉外律师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示了我省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形象和专业实力,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法律智慧。

  

  当前,涉外法律服务已成为防范化解往来贸易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屏障。坚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接轨国际,让法律服务走向国际舞台,四川司法行政练“内功”:发布四川律师涉外法律服务优势领域清单和涉外法律服务十佳典型案例,不断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和储备;强联合:携手省商务厅合作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育、助力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范、搭建企业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等4个方面13项具体工作,释放“1+1﹥2”的聚合效应;促发展:助力天府中央法务区中期建设,不断发挥其虹吸效应,已集聚法务机构300余家。2023年10月17日,全省首家香港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成为川港两地整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的积极探索。

  

  增色添彩 守护人民群众更安逸生活

  

  2023年1月,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出炉,法律援助工作被列为第19件实事。一年时光匆匆而逝,这一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实事究竟办得如何?

  

  一组数据或可窥见一斑:全年办结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4万余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或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忧“薪”事、烦“酬”事,用直抵民心的温度诠释司法行政的为民初心。2023年,四川司法行政始终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用高水平法治守护群众更幸福安逸生活。巴蜀大地上,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遍地开花,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抓机制建设。科学编制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标准104项,四川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验收。《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立法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将全面推动我省向公共法律服务强省迈进。

  

  ——抓精准普法。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统筹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联合46家省级部门开展“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活动,每月制定普法主题,实现精准普法。

  

  ——抓阵地建设。全省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1万余个,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估中排名第三。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网络24小时响应,探索建立了124项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清单,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民法典,有特点,为民权益更明显,见义勇为不担责,义举不再把心担……”2023年5月23日,一段法治快板节目让绵阳江油市青莲镇太白碑林广场上的现场观众叫好声不断。作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四川省民法典“三个一百”主题宣讲集中示范活动已成为四川司法行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的品牌活动。

  

  如今,在我省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上,法治文化“软实力”也逐步变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用法治保障引领乡村善治。推广闲置农房流转“四书模式”;实施“公证进乡村社区”“百家司法鉴定机构服务乡村”等法律服务;出台公证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法律援助服务乡村振兴十项举措,全年办理涉农公证30余万件;将劳动争议、土地纠纷等有序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涉农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时限缩短90%。

  

  ——以法治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全省建成“法律明白人”实训基地171个、实践工作站1232个,全省创建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3个、第四批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0个。

  

  ——用法律服务带动村民致富。依托社区(村)“法律之家”“农民夜校”“法治坝坝会”等载体,重点面向新业态劳动者、农村留守人群、企业及企业员工等,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法治宣传,以法治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在南充市蓬安县兴旺镇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清还有另一重身份——“法律明白人”。上山下田普法、走村入户宣传是陈建清的工作常态,民情日记本、《农村法律知识读本》则是她的“随身宝”。像陈建清这样活跃在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四川还有17.9万名。近年来,省司法厅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推动其积极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只有扑下身子,走到老百姓的身边,用法治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才能让老百姓有收获感和幸福感。”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已实现平均每个村(社区)培养“法律明白人”超5名。全省“法律明白人”年均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及社情民意收集9.2万余件(次),成功预防或有效处置6.7万余件(次)。

  

  提质增效 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创新构建区—街道(部门)—社区“三级书记抓法治”工作制度,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一把手”述职报告的独立组成部分……这是成都市成华区由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区蝶变的“法治密码”。2023年,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四川4个入选,成都市成华区占据一席。

  

  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新时代司法行政机关必须肩负起的责任。连续9年发布法治蓝皮书;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成果应用推广;完成《东部新区条例》等20件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项目;推出首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14个、示范项目15个;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累计查纠整改突出问题5872项。2023年,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四川“更上一层楼”!

  

  2024年1月1日,随着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正式施行,全省各地掀起学习宣传月活动热潮。

  

  行政复议工作被群众形象地比喻为“民告官”的“第二公堂”,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企业群众。为了让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更充分地惠及人民,2023年,我省启动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5月开始,每月举办1期全省行政复议大讲堂;7月,以十项举措为依托,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行政复议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9月,发布四川十大涉企行政复议典型案例。一年来,四川司法行政畅通受理渠道、搭建行政复议平台、延伸行政复议服务触角、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化解行政争议,力争让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在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3年7月,一家民营企业代表带着锦旗走进绵阳市司法局,感谢行政复议机构通过调解化解争议,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40余万元,不仅解决了企业经营的燃眉之急,更让员工能安心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真正实现让我们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该企业代表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真诚表达着感谢。

  

  为重大行政决策拧紧“阀门”。2023年,省司法厅切实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能职责,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点项目开展合法性审查218件。当前,全省重点领域合法性审查要点指南编制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具有四川特色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合法性审查工作体系将更好服务保障党委政府依法决策。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我省不断建立健全会前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2023年,全省115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全覆盖参与学法考法,获取学分超过1000分且年度考法成绩100分的“学法达人”共1143名。“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获2023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

  

  刘力通是甘洛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学法达人”。在他看来,工作生活与法律法规紧密相连。“我因工作需要开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后来发现,学法用法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刘力通说。

  

  积厚成势擦亮平安建设的法治底色

  

  2024年元旦假期第一天,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欣欣向荣的背后,“平安”二字是四川迎接八方来客的底气。为打造平安景区,2023年12月18日,三星堆博物馆景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成为我省擦亮旅游新“枫”景的又一举措。

  

  以基层之治夯实平安四川建设根基,人民调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来,省司法厅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履职之要,联合省高院等6个部门制定进一步深化诉调、警调、检调、访调对接的意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严格落实“村(社区)每周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县(市、区)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制,紧盯婚姻家庭、农民工讨薪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59.72万次,发现矛盾纠纷11.62万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2.35万件,调解成功41.95万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49.41亿元。全省100个司法所被命名为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61名人民调解员分别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安全稳定是监所工作的底线和前提。全面实施“现代治理”工程,四川监狱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社会化建设、法治化建设,建成规范化“减假暂”办理中心33个。深化狱(所)地协作机制,34个监狱、戒毒所纳入属地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各监狱与地方建立联动机制1200余项,构建形成“狱(所)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促”的融合治理新格局。以评估“小切口”做好服刑人员改造“大文章”,四川监狱研发的罪犯综合评估“慧心”系统,获得7项国家专利。

  

  作为甘孜州新龙县16个乡镇“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公益服务律师,四川英特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绍波先后办理了7起法律援助案件,修改、审查合同20余份,每年开展法律咨询均在60件次以上。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一年来,不断推动涉藏地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启动第二批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对口帮扶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寺庙“法律明白人”培养培训,持续深化法律进寺庙“四进七有”模式。2023年11月26日至29日,四川省寺庙“法律明白人”省级示范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名寺庙“法律明白人”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甘孜县“寺庙法律明白人”生龙降措说:“师兄弟们碰到法律问题时,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像生龙降措这样的“寺庙法律明白人”,我省已经培养认定1703名。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编辑:漆颖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