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筑牢司法行政根基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01-04 19:38:19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三力”齐发 “三化”联动 “三心”并重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筑牢司法行政根基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作为四川全省司法所服务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坚持把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之根、厉行法治之基,积极探究司法所服务乡村振兴路径,以“三力齐发”“三化联动”“三心”并重举措赋能乡村振兴。 小枧司法所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省级枫桥式司法所,魏城、新桥司法所被命名为四川全省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司法所。

  

  “三力”齐发  夯实乡村振兴法治根基

  

  理顺机制提能力。游仙区司法局结合两项改革设立基层司法所12个,实行区司法局和镇(街道)双重管理,创新“领导联片、干部联所、司法所联村(居)、局机关和司法所双向挂职”的“三联双挂”工作机制,制定《游仙区司法所业务管理规范》,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评定内容。

  

  强化保障添动力。游仙区司法局争取财政投入190万元解决社工、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经费,协调各镇(街道)党委政府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采取“1+3+N”方式,超强配备司法所工作人员,目前全区每个司法所配备至少1名政法专编,3类司法行政辅助人员,整合N类社会力量,司法所专兼职人员达到7人以上。

  

  综合统筹聚合力。游仙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司法所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定位,不断规范和拓宽服务领域,全区12个司法所全部建成“省级规范化司法所”。

  

  “三化”联动  打造乡村振兴法治引擎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游仙全区12个镇(街)、172个村均按标准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根据农村农业经营、产业发展等需要配备人员和功能,优化“7+N”公共法律服务清单,依托司法所设立诉讼服务站、法律援助代办点、仲裁业务联系点、行政复议咨询点、行政执法意见收集点、立法民意采集点,综合形成了“一所六站点”工作格局。

  

  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游仙区建立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预警处置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实基层调委会184个、行业调解组织12个、名人调解工作室4个,落实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070名,2022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56件,调解成功率98.6%。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受到司法部通报表扬。

  

  推动农村法律服务多元化。游仙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审查《村(居)民公约》172份。针对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开展乡村“法治体检”93次,出具法律意见书280份。试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办理农民工讨薪维权法律援助案件54件,挽回经济损失560万元。在“山湾农庄”设置法律服务点10个,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工作站”,每月“送法上门”。成立驻粤港澳大湾区、重庆工作站,为在外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176件次。

  

  “三心”并重  擦亮乡村振兴法治底色

  

  党建引领聚民心。游仙区推动镇街党委建立法治建设“一委两员三长”,12个镇(街道)党委均设立全面依法治镇(街道)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落实区镇村三级法治联络员、法治督导员,学校、医院、企业聘请法治副校长、副院长、副厂长。由司法所长担任驻镇(街道)法治督导员,开展法治专项督察36次。按片区建立司法所联合党支部,成立5个特色功能党小组,充分发挥除了司法所党员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用。

  

  “三治协同”安民心。游仙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村规民约+评议会+红黑榜”的“1+3”村民自治模式,将“法治游仙”与“信义游仙”共建互促,初步形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自治共享”的社会氛围。游仙区坚持“三治协同”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入选《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9)》。

  

  精准普法润民心。游仙区建立“法小仙”普法联盟站点40余个,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周周行”等活动780余场次。指导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组织创作传唱法治歌曲4首,新建法治文化阵地8个,展现乡村和谐美丽图景。

  

  (罗云峰 左东周 赵银熙)


编辑:潘红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