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成都市郫都区司法局为市域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03-16 11:10:45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成都市郫都区司法局为市域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答好市域社会治理司法答卷

  

4.jpg

规范化建设的司法所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

  

5.jpg

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依法免费提供法律援助

  

6.jpg

行政争议多元联动调处中心,郫都区司法局、郫都区检察院与温江区检察院完成一起行政争议联合调解案件

  

7.jpg

郫都区“三所一庭”联动调解委员会友爱调解室正在处理一起纠纷案件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郝飞 郫都区司法局供图

  

  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司法局坚持把“枫桥经验”运用于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坚持“预防为主、发挥优势、就地解决、提升效率、强化保障”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着力在法治保障、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人民调解上下功夫,全流程全方位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法治保障 组建7个法律服务组开展“全链条”服务

  

  “我们坚持案涉复杂法律关系‘专家问诊’,深入剖析、研讨、论证土地管理、不动产权分割等疑难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准确地出具法律意见和提出处理建议。采取‘个性化定制’、‘靶式’作战图,坚持一案一策、联合剖析、精准化解、公证保障、挂牌销号,为研究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保障。”郫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局整合区政府法律顾问、援助律师、三所一庭律师资源,与业务科室和班子成员混编组建房地产纠纷类、金融非法集资类等7个法律服务组,参与突发事件法律问题论证、出具法律意见书、现场调解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突发事件提供优质高效的应急法律服务支撑。积极参与重大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重大行政案件等涉法事务事前调研论证,为重大行政行为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法律服务;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跟踪,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对已发生的行政纠纷积极开展行政调解工作,提升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实效。

  

  法律服务 全区实现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非常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的帮助,我们才能及时拿到赔偿款,过个安心年。”3月2日一大早,罗某芳在家人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感谢郫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其需要法律帮助的困难时刻及时给予帮助,助其渡过难关。

  

  罗某芳系七旬老人,2019年5月,其孙子韩某称要结婚买房而向罗某芳借款。罗某芳将自己的拆迁安置住房出售后卖得房款10万元借给韩某,双方未签订借款合同,也未约定利息,但韩某出具了借条,承诺3年内还清。罗某芳的两个子女(其一为韩某父亲)作为见证人在借条上签字捺印。借款期限届满后,罗某芳多次要求韩某归还本金,但对方拒不归还。万般无奈之下,2022年6月30日,罗某芳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成都市郫都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以解决与韩某之间的借贷纠纷。法律援助中心依据《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审查受理了罗某芳的申请,指派四川子归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思家承办该案。

  

  承办律师接受指派后,通过阅卷了解基本案情,会见受援人,核实案件细节。2022年8月10日,郫都区法院公开审理该案,三被告均未到庭。审理过程状况频出,罗某芳称借条原件丢失无法出示,作为借款见证人的罗某芳女儿也临时变卦不愿作证。罗某芳又陈述她于2019年5月4日将10万元现金交付给儿子(韩某父亲),与其庭前陈述不一致。鉴于本案面临巨大败诉风险,经承办律师反复劝解,罗某芳同意先行撤诉。因其家庭经济困难,郫都区法院退还了预交的诉讼费用。2022年10月,经法律援助中心协调,在法律援助律师团协助下,承办律师获取了韩某与其父亲的录音文件,二人均表示知晓该笔借款;韩某父亲表示每年向罗某芳支付了2000元借款利息。结合调查取证的材料和案件事实,承办律师再次会见罗某芳,并于2022年11月8日代理罗某芳向郫都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22年12月13日,郫都区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令韩某一家返还罗某芳借款本金10万元。至此,该起民间借贷纠纷在郫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和承办律师的帮助下,得以圆满解决。

  

  近年来,郫都区司法局紧扣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特殊群体权益维护、助力法律人才帮扶等4大系列活动。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立全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室)147个,年均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约5万余人次。健全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法人从注册到注销、非法人组织从登记到解散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推进法律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拓展;探索“一域一特色”公共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加快“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区块链+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推进法律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工作,开展“千所百处帮万企”“万所联万会”活动,助推企业合规建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持续推进全系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优化法律服务分中心功能架构,联合管委会、工商联、商会等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送法进园区活动,通过律师讲师团、普法沙龙、法治训练营等形式开展法治培训、法律咨询、法治问诊等活动。

  

  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有效覆盖;推进法律顾问所在支部与村、社区支部结对共建;加强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常态化考评通报。抓好《法律援助法》宣传贯彻,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依法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和案件代理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应援尽援。

  

  主动加入经济发展主战场,积极服务全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巩固发展传统公证业务,积极拓展公证服务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领域业务;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远程“零接触”办证模式,探索“易证”系统办理公证业务,探索出具电子公证书和公证移动办证设备的应用;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了群众法治获得感。

  

  矛盾化解 推进矛盾风险“全周期”“全链条”解决

  

  走进郫都区司法局任何一个司法所,眼前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品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矫正宣告室、档案室、机房、学习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办公室窗明几净,办事群众在这里咨询法律问题、申请纠纷调解方便快捷,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管理规范有序,所务管理井井有条……而这样的司法所遍布郫都区。

  

  据郫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司法行政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该区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解民忧、纾民怨、惠民生,着力打造新时代司法行政亮丽“名片”,积极推动以基层司法行政“小窗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格局”。

  

  2021年,郫都区当事人陈某和王某到“三所一庭”联动调解安德工作室请求调解。经了解,当事人陈某和王某为姻亲关系,陈某之子与王某之女为夫妻关系,2014年6月陈某借给王某现金10万元,2018年3月陈某再次借给王某现金10万元,虽然无证据佐证但是这两次借款经王某确认为事实。2019年8月,陈某又通过银行转账借给王某60万元。2021年2月28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王某将其在A公司的8%股权转让给陈某。后因其子女夫妻感情不和,陈某要求王某返还借款现金共计80万元,合同可同时解除。而王某认为合同已签订,应依约履行,公司开业后才能退股。在了解双方具体需求后,“三所一庭”联动调解安德工作室驻所律师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约定解除《股权转让协议》,王某应于2021年5月30日向陈某归还80万元,并约定陈某不得影响王某公司开业,否则将承担所有责任。当事人陈某和王某对案件处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实现了公平效率的双赢目标。

  

  据了解,2018年,郫都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立“三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人民法庭)联动调解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深化人民调解“公调对接”(律师入驻公安派出所,就近处理当地矛盾纠纷,在源头发现矛盾、调处矛盾)模式,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实现全区警务“一降两升”:警情量下降31.12%,分流接警率上升31.59%,破案率上升15%;人民调解“两升一降”:纠纷调解量上升29.4%,调解成功率上升10.6%,纠纷隐患量下降14.5%。

  

  2019年,郫都区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2年,郫都区司法局持续推动完善“三所一庭”联动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完善联动调解工作体系,推进矛盾风险预测、防范、调处、引导的全周期、全链条解决,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内部、萌芽和基层,让人民群众在服务中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

  

  “智慧司法”法治郫都的一张亮丽名片

  

  2月23日下午,一位十八九岁的花季少女来到郫都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她远在凉山监狱服刑的妈妈进行第一次特殊的“视频见面”。当母亲的画面出现在屏幕时,这位少女双眼噙满了泪水却没有哭出一声,暂缓了两秒钟后才哽咽着喊出了一声“妈”。这一声呼喊,喊出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喊出了隐藏不住的委屈,视频中的妈妈早已哭成了泪人。随后,女儿询问了妈妈的近况,妈妈叮嘱了女儿的学习……30分钟的会见时间就像3分钟一样转瞬即逝,视频结束后,她又向工作人员提请了下一次视频会见的请求。

  

  这是郫都区司法局远程视频会见中的普通一例,类似的感人场景还有很多。“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为在押服刑人员和亲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连接了亲情的纽带。郫都区司法局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各街道(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共设置了11个远程视频会见点,为老百姓提供服务。通过“网络”,实现了在押服刑人员与亲属“面对面”的远程探视。对于服刑人员,有利于感恩亲情、安心服刑、积极改造;对于服刑人员亲属,则免去了舟车劳顿,节省了探视成本,延续了亲情;对监所来说,减轻了探视接待工作压力和人员接触的风险。自2020年10月开启“远程视频会见”服务以来,郫都区司法局共开展远程会见895次,接待群众1831人次,在疫情期间解决了“探视难”的问题。此外,“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的“政法协同”功能协助公安远程提讯7次、检察院远程办案4次、法院在线庭审15次。

  

  不仅如此,郫都区司法局依托“智慧司法”,实现“一张网”将远程视频会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律师公证、12348热线平台等业务系统全部接入司法纵向网,公民足不出户可以网上办理公证、网上申请法律援助、网上进行法律咨询。

  

  如今,在郫都区,高效、便捷、专业的“智慧司法”芳容初露,已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7年以来,该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抓手,以“智慧司法”建设为龙头,全面启动公共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监控视频等平台建设,大大提升了该区司法行政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在郫都区司法局司法行政信息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指挥屏幕十分醒目。通过大屏幕,系统内可进行远程监管、远程指挥、远程视频交流互动,实现视频点名常态化。“这套系统运转高效,是提升我们司法工作的‘神器’!”郫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如果说司法行政信息指挥中心是该区“智慧司法”的大脑中枢,那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则是整套体系的神经末梢,使得该区便民法律服务实现全覆盖,形成了系统化、智能化、实战化为一体,线上线下互联互动、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良好局面。

  

  借助信息化这只无形的手,郫都区还加大了执法平台建设的力度,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矫正对象、帮教人员的智能管控,构建扁平化、全覆盖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据介绍,工作人员利用司法行政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机点验社区矫正对象,对接公安“天网”、政法委“雪亮工程”,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影像监控、实时比对、数据分析。

  

  据了解,近年来,郫都区加快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步伐,运用大数据、大网络等逐步实现全区司法所办公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同时,以“智慧司法”为建设目标,推进司法纵向网+法务通终端办公系统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掌上移动办公。

  

  采访结束时,郫都区司法局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新的一年里,我们正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谱写新时代郫都司法行政事业华彩篇章,为更高水平的平安郫都、法治郫都建设奉献磅礴力量!”


编辑:潘红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